1商事法律/col/col441/index.html知识产权保护/col/col3922/index.html知识产权预警/col/col4460/index.html
知识产权预警信息2025年5月第3期
发布时间:2025-05-30
【字体:大 中 小】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1.韩国国会通过商标法修正案
2025年5月1日,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宣布韩国国会已通过《商标法》修正案,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修正案旨在强化跨境直购假冒商品的监管。此次修正案将“供货行为”纳入商标的使用范围,从而使通过海外邮寄进入韩国的假冒商品可被认定为侵犯商标权的物品。韩国知识产权保护院(KOIPA)的调查显示,在2024年跨境直购中被举报的2,772件假冒商品中,约40%(1,080件)为假冒韩国品牌的商品,这表明韩国企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侵权风险。虽然法院已有判例将海外直购行为视为“转让”,但相关部门认为,为有效遏制假货入境,应在《商标法》中明确相关法律条款。因此,此次修订在《商标法》第2条第1款第11项之“商标使用”范畴中,新增了“通过第三方物流,将贴有商标的商品或包装从海外运入韩国国内并提供市场供应的行为”。
(智南针官网)
2.新加坡知识产权局推出专利及商标加速计划
新加坡知识产权局(IPOS)宣布,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启动SG专利加速计划和SG商标加速计划,取代此前结束的试点计划。新计划旨在基于行业反馈,帮助申请人更快获得审查意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SG专利加速计划提供两个选项:
(1)加速计划4:成功申请后4个月内收到首份审查意见。
(2)加速计划8:成功申请后8个月内收到首份审查意见。
后续审查意见将在4个月内发出。申请需满足条件,如非分案申请、权利要求不超过20项等,并支付加速费。IPOS取消了总量上限,但限制每个实体每月最多申请5个新案(后续审查意见加速不限)。
SG商标加速计划使申请人能在申请日起3-6周内收到首份审查报告或通知。该计划大幅提升可及性,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专利申请或必须使用IPOS数据库预核准描述。加速请求需在提交国家商标申请时提出并缴费,适用于多类别申请的所有类别。
(智南针官网)
3.欧洲专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涵盖了部分亚洲和非洲的国家
根据欧洲专利组织(EPO)与老挝(2025年4月1日生效)及哥斯达黎加(2024年12月13日签署,待生效)等“验证国”达成的最新协议,凭借单一的欧洲专利申请和审查流程,发明者与企业现可在至少46个国家寻求专利保护。
欧洲专利体系基于拥有39个成员国(远超欧盟27国)的欧洲专利组织(EPO为其执行机构)。通过签署“验证协议”,在EPO授权的欧洲专利,可在摩洛哥、柬埔寨、老挝等验证国进行国家层面的验证,获得等同于国家专利的效力,相关事务由该国法院管辖。
验证操作要点:
早期缴费: 申请人需在收到欧洲检索报告公布后6个月内(或PCT进入欧洲阶段后31个月内),向EPO支付所选验证国费用(约200欧元/国)。逾期2个月内补缴需加收50%附加费。
授权后步骤: 专利授权后,需向各国专利局提交所需翻译并缴费以完成验证,后续年费在各国缴纳。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4.菲律宾发布驰名商标注册新规
2025年4月28日,菲律宾知识产权局(IPOPHL)正式发布《驰名商标簿申报和设立规则与条例》(第2025—009号备忘录),首次建立驰名商标单方申报制度,简化权利认定流程。此前,企业仅能通过诉讼或行政对抗程序获得驰名商标认定,耗时且成本高昂。
根据新规,商标所有人可通过提交经公证的申报材料直接申请入册《驰名商标注册簿》,审查员将基于国际公认标准评估商标知名度,最终由局长审批。成功注册的商标将获多重保护:已注册商标可跨类防御,防止淡化或非竞争领域滥用;未注册商标则在相同/类似商品服务中享有排他权。商标审查员亦将参考该注册簿,直接阻断近似商标注册,显著提升维权效率。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5.美国ITC发布对智能电视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智能电视(Certain Smart Televisions,调查编码:337-TA-1420)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5月7日作出的初裁(No.14)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本案对列名被告中国香港T.C.L. Industries Holdings (H.K.) Limited, Pak Shek Kok, Hong Kong、中国香港TTE Corporation, Shatin, Hong Kong、中国广东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Nanshan, China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东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Huizhou, China、中国香港TCL Overseas Marketing Ltd., Shatin, Hong Kong、中国广东TCL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f/k/a TCL Corp.), Guangdong, China的调查。
(编译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