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实地探访乌兹别克斯坦:
中企投资的机遇、注意事项与实操指南
前言
近期,笔者随江苏省贸促会考察团赴乌兹别克斯坦访问交流。期间,考察团先后拜会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卡西莫夫,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副州长萨米耶夫等,调研徐工集团驻乌兹别克斯坦销售公司、乌兹别克斯坦江苏商会,和乌兹别克斯坦工商会、撒马尔罕州工商会、卡什卡达里亚州工商会等机构负责人座谈交流。本次考察聚焦政策落地、产业需求与合规实操,每一步走访都在印证:这个中亚国家正以开放的政策、充沛的资源、巨大的市场,成为中企走出去”的优质目的地。今天结合实地见闻,聊聊到乌兹别克斯坦投资这件事,希望能为关注中亚市场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江苏省贸促会一行与塔什干州政府经贸合作交流会)

(拜访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工商会)
一、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概况与核心机遇
为什么乌兹别克斯坦值得投?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价值,既体现在稳定的经济基本面与明确的产业规划中,也藏在与中资企业高度契合的合作需求里,这是本次考察最直观的感受。
1.投资环境:数据支撑的基本面优势
经济与人口:2024年GDP达1150亿美元,同比增长6.5%,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人均GDP预计突破3400美元;常住人口超3800万,平均年龄30岁,劳动力人口占比56.4%,制造业平均月薪250-350美元,人力成本优势显著。在塔什干州工业园区调研时,当地企业负责人提到,同等规模生产线,人力成本仅为国内二三线城市的1/3。
区位辐射力:作为中亚地理枢纽,可辐射欧盟4.49亿人、独联体2.98亿人市场;依托欧盟GSP+待遇,3000种产品出口欧盟免关税,撒马尔罕州中资纺织企业反馈,本地生产的面料出口德国,综合成本比国内直供低22%。中吉乌铁路全线开工,建成后将缩短中国至欧洲运输时间7-8天,进一步强化物流优势。
要素成本:塔什干市工业用电1000苏姆/千瓦时(0.079美元/千瓦时)、工业用水5200苏姆/立方米(0.41美元/立方米,含管网费用),能源成本为国内东部地区的60%-70%;工业用地租赁期最长49年,且员工生活成本可控,企业留存人才难度较低。
2.重点产业机遇:政策导向与中资
优势契合领域
本次考察中,乌国政府部门及中资企业均提到,以下领域合作空间明确,且已有成熟案例可参考:
新能源:乌国年均日照超2800小时,风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2030战略》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5吉瓦(占比40%)。政府鼓励光伏组件本地化生产,进口原料免关税,产品可辐射中亚五国。
医疗健康:乌国医疗设备缺口70%,药品进口依赖度80%,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50亿美元。
纺织产业:年产棉花375万吨(全球第六),但深加工率不足35%,《2030战略》计划纺织出口额翻倍。
数字经济:5G覆盖主要城市,互联网用户超3100万,年轻群体电商需求年增速超20%。政府计划203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10%,塔什干“智慧城市”项目(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正在招标,华为、中兴已参与通信设备供应;俄语区程序员成本为欧美1/5,中资企业布局的IT外包(游戏本地化、跨境电商建站)业务,利润比国内高25%。
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联通的战略枢纽 《2022-2026 年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投资超 300 亿美元,中吉乌铁路(运能 2000 万吨 / 年)2025年7月全线正式开建,工期6年,预计2031年全面建成。在交通枢纽调研中发现,公路升级、物流中心建设、电网改造等项目需求集中,中资企业在工程建设、设备供应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项目经验具有极强适配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卡什卡达利亚州政府的交流中,当地工商会负责人还特别提及了几个此前较少被关注的需求方向:一是包装产业,随着当地农产品深加工、消费品制造行业的发展,高品质包装材料缺口显著,急需引入技术与产能;二是电子产品领域,聚焦中小型家用电子的本地化组装,依托当地低成本劳动力与区位优势,产品可辐射中亚及独联体市场;三是农业投入品,作为乌国重要的棉花、小麦种植基地,卡州对高效肥料需求迫切,希望通过合作提升本土农业产能与农产品品质。这些细分领域的需求,是需要面对面深度交流才能捕捉的,也为中资企业提供了更多差异化投资选择。
二、投资法律框架:合规运营的核心规则
乌兹别克斯坦已构建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随着国家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优化中。经过本次实地考察,笔者整理了部分赴乌国投资的关键规则,供企业参考:
1.外资准入与投资保护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对多个行业给予了外资进入的鼓励,并通过减免税收等政策提供支持,例如矿业开发、汽车制造、纺织产业、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限制领域主要涉及能源行业和关键矿产品开发,如铀矿开采(外资持股≤50%)、电力和油气开采领域、铁路行业等。
政策稳定性:法律明确“法不溯及既往”,若新法规导致投资条件恶化(如税收优惠取消),自投资之日起10年内可适用原条款;投资超1亿美元的战略项目,可签署投资协议锁定政策周期,由总统直属的“外国投资者委员会”协调履约。
自由经济区政策:全国34个自由经济区实行阶梯式优惠,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享10年免缴土地税、所得税、法人财产税、社会基础设施改造和发展税等,在进口原材料、物资和零部件时,可享受免征关税的待遇(但需支付海关手续费);2025年新增园区均为出口导向型,“境内关外”监管模式降低跨境运营成本。
2.税收
企业所得税优惠:乌兹别克斯坦的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为15%。从事货物(工程、服务)电子商务的企业享有较低的税率,为7.5%。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活动和创新项目提供了税收减免或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2%。值得注意的是,非居民个人取得的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股息和红利所得在特定时期(如2022年4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可豁免税款。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的增值税税率有所调整。例如,从2023年开始,增值税税率由15%下调至12%,以减轻企业税负,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特定情况下,如按照海关出口程序从乌兹别克斯坦领土出口货物、提供与国际运输直接相关的服务等,增值税适用零税率。乌兹别克斯坦根据国际贸易协议、政策调整或经济形势等因素定期评估和调整关税税率。乌兹别克斯坦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协议,对产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品不征收进口关税。
特别经济区税收优惠: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大力发展自由经济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在自由经济区内注册的实体企业可享受免缴土地税、所得税、法人财产税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期限根据投资规模而定,最长可达10年。
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外国企业若注册资本比例超过30%,投入新型工艺技术设备,且收入50%以上用于再投资且无政府担保,则可享受免缴法人财产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总结而言,乌兹别克斯坦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成功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3.争议解决机制
乌国已加入《纽约公约》《华盛顿公约》,企业可选择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TI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等国际知名仲裁机构解决争议。
中乌《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中乌BIT)明确“征收补偿”“最惠国待遇”。
三、中资企业投资注意事项
中乌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各异,发展前景广阔,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高度。中国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结合本次考察中中资企业的经验分享,以下实操要点需重点关注,避免踩坑:
1.前期调研与政策对接
通过乌国投资和工业贸易部“外资单一窗口”办理备案、优惠申请,避免依赖非官方渠道导致信息偏差;关注中国驻乌大使馆经商处发布和更新的投资信息。
落地前需与地方政府确认配套条件:如新能源项目需核实电网接入容量,纺织项目需确认棉花供应稳定性,卡什卡达利亚州政府建议,农业加工项目需提前对接灌溉用水指标。
2.法律与组织架构设计
企业形式选择需适配产业:制造业优先在自由经济区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享受税收优惠。
合同条款需细化:与本地合作方签约时,需明确税收优惠、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建议约定贸仲仲裁且中文为仲裁语言),避免口头承诺;涉及土地租赁、设备采购的,需留存政府批文、质量合格证书等合规文件。
3.本地化运营与风险防控
用工合规:遵循《劳动法典》,企业需为员工缴12%社保基金费,外资投资在建项目不受用工比例限制,运营后有用工比例限制,解雇需提前2个月书面通知并支付补偿金。
税务与外汇风险:按季度提交财务报表,特殊经济区企业需定期报备投资进度以维持优惠;利润汇出前完成纳税申报,通过银行提交完整证明材料,避免汇出延误。
文化适配:尊重当地宗教习俗(如斋月期间避免白天商务宴请),商务沟通优先使用俄语或乌兹别克语(可配备专业翻译),撒马尔罕州中资企业反馈,本地化沟通能显著提升合作效率。
参考指引:
1. 政策文件:《乌兹别克斯坦-2030战略》《投资和投资活动法》《税收法典》《外汇监管法》、中乌《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2. 数据来源: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5年报告、世界银行《中亚电力贸易白皮书》《全球经济展望(中亚)》、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乌兹别克斯坦2024)》。
特别提醒:
因乌兹别克斯坦法律法规与实践存在差异且处于实时变动中,本文不构成专业法律意见,具体决策建议结合最新法规及专业咨询推进。
信息来源:石城启邦显辉南京联营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