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咆哮!”
2021-08-04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诞生,中华大地无数革命志士高唱着这个曲调奔赴前线英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大合唱》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呐喊,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象征。公众最熟悉的是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跨越80余年传唱至今,依旧令人心潮澎湃。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2021年7月1日晚,建党百年文艺晚会上,当那首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唱响时,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难掩激动之情。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黄河边的山东汉子,又曾在黄河岸边的部队服役多年,王树理对这首歌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那是一段苦难深重的历史,风雨如磐。

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陷;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号召全国奋起抗战的宣言,呼吁全中国人民、政府、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文艺界也同仇敌忾,为抗战鼓舞士气。”王树理告诉记者,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准备从陕西延安的黄河古渡口圪针滩东渡黄河,前往西北的第二战区。这次行程不知前路、生死未卜,没人知道能不能顺利过河,过河之后又会遇到什么。“正是这支由20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的队伍,在抗日烽火中渡黄河的经历,激发光未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诗篇。”王树理说。

“40来个打着赤膊,肤色棕黄发亮的青壮年,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把渡船推向河水深处,船头高处立着一位60来岁的白胡子老人,十来分钟后,渡船已行进大河中央的危险地带,浪花汹涌地扑进船来,那位白胡子老人直起了脖子,喊出一阵悠长而高亢!嘹亮得像警报似的声音……”当时的演剧队成员、后来担任《黄河大合唱》首演指挥的邬析零,曾撰文记录了当年这次东渡黄河的惊险情景。

在山西抗战前线,光未然目睹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为保卫祖国而无畏战斗。

第二年1月,光未然因受伤回到延安医治休养。黄河的怒涛、战士的奋战一直在他胸中激荡,仅仅用了5天时间,400多行的长诗《黄河吟》就从25岁诗人的笔端流淌问世。

“这首《黄河吟》,成了后来《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八个乐章共同描绘了一章壮阔的画面。”王树理说。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在王树理看来,这是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睡狮猛醒,发出振聋发聩的怒吼,内在的力量喷薄而出。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胸膛”

“歌词一开始并没有谱曲,直到1939年,光未然和冼星海在延安相会,才碰撞出一部旷世经典。”王树理告诉记者。

冼星海,这位头顶着巴黎音乐学院学生光环的音乐家,敏感地体察着劳苦大众的疾苦,选择了他的艺术创作之路——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大众音乐。

1938年,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创办了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鲁迅艺术文学院。这年冬天,冼星海携新婚妻子钱韵玲来到延安,就任鲁艺音乐系主任一职。

一天夜晚,在月光映照下的窑洞里,冼星海在朗诵会上听到了《黄河吟》的诗朗诵。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窑洞里一片安静。

冼星海拿走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躲进了“鲁艺”在山坡上的小窑洞。六天时间里,在那间小土窑摇曳着微弱小火苗的菜油灯下,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一次诗和乐的完美结合诞生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曾回忆:“听母亲讲,六天六夜,父亲创作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他手握拳头一边唱一边写,不知不觉写出了60多页手稿。创作达到忘我之境时,父亲竟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烟斗敲断了。他把毛笔杆插在烟斗上,长长的烟斗就这样伴随着他继续创作。”

邬析零回忆,1939年3月12日,他受邀到冼星海家,向冼星海介绍抗敌演剧队的渡河实况、壶口壮景和吕梁山根据地的战斗情况,讲了4个多小时。冼星海要他不厌其详地描绘。

1939年4月,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纪念大会上,《黄河大合唱》首次正式演出。虽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20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由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以造成效果,但到场的一千多位观众听得无不热血沸腾。

当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大礼堂,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公演。合唱团一百余人,冼星海亲自指挥,光未然亲自朗诵。冼星海在当天日记中记载了演出的盛况:“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会。里面有几首非常感动人的曲:《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水谣》。”当他们唱完时,毛主席站了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不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冼星海写道。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胸膛。”《黄河大合唱》问世后,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

“要让娃娃们传唱下去,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王树理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学唱这首《黄河大合唱》,是在他13岁那年。

“1964年的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我们在中学里激动得彻夜不眠啊,大家就唱这首歌。”王树理回忆。在他的青春岁月里,这就是一代人的流行歌曲。

后来,王树理当了兵,在黄河岸边一待就是6年。雄浑的黄河浪涛、奔涌的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过那片充满红色传奇故事的土地,王树理越发感受到这首曲子的魅力。

“《黄河大合唱》以丰富的想象力、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向侵略者发出怒吼。它也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现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担当和使命。”王树理表示。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件提案,呼吁继续唱响《黄河大合唱》主旋律。

为什么专门提这样一件提案呢?“是因为我前几年参加一次活动的经历。”王树理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作为政协委员参加某网络媒体组织的议政活动。当时他们沿着黄河沿线调研,到了壶口瀑布时,正好遇到北京某中学组织的学生过来参观。“于是我们提出大家一起合唱一首《黄河大合唱》,可是大部分孩子都不会唱这首歌了。”王树理感慨良多。

“要让娃娃们传唱下去,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王树理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想到了很早之前就萌生的这个念头,希望更多年轻人更熟悉这首歌,熟悉这段历史。

2015年8月26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2019年6月,《黄河大合唱》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王树理看来,应该把唱响《黄河大合唱》等经典红色革命歌曲,与学习党史、缅怀革命先烈结合起来,激励人们不忘历史、继续奋斗。

有人说,我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液,而是黄河的水。毋庸置疑,《黄河大合唱》这一部宏伟的民族音乐史诗,那些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都深深印在了我们的民族记忆里。(记者 朱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