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江 苏 贸 促 周 讯
2020年第37期
(总第84期)
江苏省贸促会发展研究部 2020年10月16日
目录
1. 江苏将举办疫情以来最大规模对外经贸交流活动
2.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来访我会
3. 第六届中国印后一体化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举行
4. 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欧跨境贸易清关平台正式上线
5. 南京市贸促会举办2020年境外驻宁商务机构合作研讨联谊会
6. 无锡市贸促会举办2020年度第二期法律业务知识更新宣讲会
7. 马来西亚—中国(常州)经贸文化旅游合作交流会举行
8. 我国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
9. 中柬自贸协定签署
10.我国明确进博会期间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
11.中国海关与欧盟日韩等15个经济体签署了AEO互认安排
12.前三季度江苏省外贸实现正增长
13.江苏省出台推进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20条举措
14.江苏省1.9万家采购商报名第三届进博会
15.3000余家苏企参加第128届广交会
16.江苏省再推55场云展会稳外贸
江苏将举办疫情以来最大规模对外经贸交流活动
10月30日,江苏——韩国企业家合作交流会暨第二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将在盐城举行。此次交流会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对外经贸交流活动。
江苏——韩国企业家合作交流会由江苏省政府、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作为指导单位,江苏省商务厅、省外事办、盐城市政府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协力局共同主办,省人社厅、省贸促会、省青联、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韩国贸易协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作为支持单位,规模约400人。交流会主题为“畅通产业循环,携手合作共赢”,旨在加强与韩国企业对接交流,深化产业合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合作共赢。除江苏省和韩国产通部领导外,还有国家部委、外国驻华使领馆者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出席。同时,也邀请了韩国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已在江苏投资的韩资企业、以及我省已经或有意向韩国投资的企业高管参会,为双方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
10月30日上午将举行江苏——韩国企业家合作交流会、第二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开幕式及巡馆;下午召开中韩产业园合作发展研讨会、江苏——韩国企业人才合作对接会、江苏——韩国青年企业家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商协会圆桌会议(盐城)峰会等4场平行论坛,10月31日-11月1日组织“韩国企业江苏行”产业考察。
10月30日至11月3日,第二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将在盐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拟邀请中国商务部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等政府机构、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与大韩商工会议所等商协会,并邀请外国驻华使节、著名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与行业20强企业高管、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参会。
本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共设3个展区:中韩产业园形象主题展区,以及中韩贸易展区和中韩投资展区,展示规模近3万平方米,比首届增加1万平方米。共设展位280个,其中特装展位63个,标准展位217个,新增贸易类展位100个,参展企业300多家,采购商近500家。其中:中韩产业园形象主题展区主要展示中韩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成果,重点突出江苏对韩交流合作情况,全面展示盐城与惠州、烟台及新万金产业园发展和成就。中韩贸易展区重点展示健康医疗、跨境电商、金融基金、高端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产业最新产品。中韩投资展区重点展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光电光伏、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
今年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期间,除举办博览会开幕式、高峰论坛、项目签约、客商考察等各项活动外,还将同期举办中韩合作交流周活动,包括中韩书法作品展、中韩文旅专场发布会、中韩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第九届中国盐城环博会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等30项活动。本届博览会规模大、活动多,疫情防控是筹备的重点工作,盐城市相关部门将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来盐接待和闭环管理,确保活动科学稳妥、安全有序。
据悉,韩国是江苏省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9年江苏与韩国进出口额达688.3亿美元,占全国对韩进出口总额的24.2%。韩国也是江苏省第七大外资来源地,截至2020年8月底,韩国在江苏累计投资项目6391个,协议外资38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3.6亿美元。2019年,江苏实际利用韩资占全国的21.5%。韩国三星、SK、LG、现代汽车、韩华、浦项、斗山、希杰等多家跨国公司均在江苏投资兴业。中韩(盐城)产业园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对韩合作国家级平台,依托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和新能源装备产业,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其作为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合作新高地的优势正日益凸显。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来访我会
10月13日,我会尹建庆会长、黄政副会长与来访的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江辉会长、李永强副秘书长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
尹建庆会长介绍了疫情发生以来我会举办的多个线下及线上展览和会议。他表示,江苏是充满活力的省份,也是我国的产业大省、开放大省和文化大省,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实力强,展会经验丰富,境外合作资源广,希望双方发挥各自的影响力和优势,加强合作,共同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江辉会长表示,江苏经济实力强、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业务覆盖范围广,会员企业众多,双方具备较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商会在搭建专业展览及会议平台方面进行了大力拓展,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加深了解,结合各自优势,在线上线下展览会议等方面达成合作。
第六届中国印后一体化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举行
10月11日,我会黄政副会长应邀出席第六届中国印后一体化解决方案高峰论坛暨中国(东台)印刷包装机械产业发展交流会并致辞。
本届论坛以“智能印后·盈利未来”为主题,高峰论坛与展会推介相结合,充分展示了东台印刷包装机械产业最新成果和先进制造业魅力。黄政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江苏省贸促会作为全省贸易投资促进的主渠道,将继续加强与东台市政府交流合作,积极支持地方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全方位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
在东台期间,黄政副会长还走访了富安镇印刷包装机械产业园,详细了解园区产业发展、项目招引情况以及园区企业经营方面遇到的困难,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表示将充分利用我会资源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欧跨境贸易清关平台正式上线
近日,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特色项目—中欧跨境贸易清关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随着贸易便利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功能不断完善,应用范围全面覆盖。省电子口岸公司不断积极探索线上功能的跨区域、跨国界服务,努力推进外贸互联网赋能物流与金融的业务发展。今年8月,省电子口岸与朗新科技经过深入交流,达成共同建设中欧跨境贸易清关平台的初步合作意向,依托“单一窗口”,通过将线上智能申报功能和境外线下通关物流团队有机结合,提供出口货物的一键式线上线下全流程解决方案。意向达成后仅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双方开发人员联手克服技术难关,开展了系统对接、调试等系列工作,顺利完成了9月底平台上线运行的目标。
平台上线后将帮助国内企业对接海外清关资源,提供海外清关、仓储、配送等跨境贸易“最后一公里”服务,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跨境贸易合规高效通关,助力国内企业跨境贸易新增长。此次中欧跨境贸易清关平台在江苏“单一窗口”的落地,是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的一次重要实质性成果。下一步,省电子口岸将持续做好平台运维保障工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服务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
南京市贸促会举办2020年境外驻宁商务机构合作研讨联谊会
为进一步加强与境外驻宁商务机构的交流合作,近日,南京市贸促会与鼓楼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20年境外驻宁商务机构合作研讨联谊会”。
本次会议是南京市贸促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服务在宁外国商协会、做好“六稳”、“六保”任务的具体举措,得到了中国贸促会(国际商会)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家境外驻宁商务机构的代表参会,南京市贸促会会长梁洁、鼓楼区政府代区长洪礼来、副区长熊俊等出席会议,南京市贸促会一级调研员郭家志主持会议。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播放了南京城市宣传片,熊俊副区长致词并介绍了鼓楼区发展情况,特邀嘉宾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崔凡、南京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张学晖分别围绕“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分析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机遇和挑战”、《〈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实施方案》等专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与会代表就创新名城建设、“双循环”格局下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南京区位优势、拓展各国(地区)与南京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最后,梁洁会长介绍了南京市贸促会充分发挥上接政府、下联企业、沟通内外的职能优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急政府所急、想企业所想”,以提升贸易投资促进、创新展会服务驱动、强化商事法律服务为抓手,与各方联动开辟空间,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总体情况;她希望与各驻宁商务机构共同努力、共克时艰,将南京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向更多领域、更高层次延伸拓展,积极开创务实合作、携手共赢的良好局面。
会后,还组织境外驻宁商务机构代表参观了鼓楼区城市国际化重点项目,考察了颐和路公馆片区项目、南艺后街、江苏省非遗创意基地、鼓楼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鼓楼创新广场,代表们详细了解了鼓楼区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用地、交通、生态等情况,为后期更好对接合作打下了基础。
无锡市贸促会举办2020年度第二期法律业务知识更新宣讲会
为帮助无锡地区广大企业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用各种手段措施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保持外贸业务的稳定向好发展,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无锡市贸促会于近日举办了第二期法律业务知识更新宣讲会。无锡市贸促会会长、无锡国际商会会长徐惠娟出席会议并作开班动员讲话。
宣讲会邀请了江苏省贸促会等涉外商事法律服务专家围绕《原产地条例》及非优惠原产地证、ATA单证册、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以及商事证明书等相关涉外商事法律业务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演示实际操作视频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相关业务知识。
来自全市外贸企业的343位代表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宣讲活动,并结合企业自身工作和碰到的实际情况与各位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他们纷纷表示专家们的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于今后更好地做好国际市场开拓工作很有帮助。
马来西亚—中国(常州)经贸文化旅游合作交流会举行
10月9日,作为常州市积极参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由常州市商务局、常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联合主办、常州市贸促会等共同承办的马来西亚—中国(常州)经贸文化旅游合作交流会成功举行。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赛义德率文化旅游领事韦礼尼、移民领事加里贝拉勇、文化旅游副领事阿斯路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进行了现场对接交流,常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黎光出席会议并致辞,常州市贸促会会长季斌主持会议。
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赛义德在主题推介和对接交流时表示,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持续创历史新高,期待双方在经贸、文化和旅游方面开发更多合作机会。自中国举办进博会以来,马来西亚工商界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第三届进博会马来西亚企业将继续参展,期间将重点展示马来西亚棕榈油、橡胶等特色优质产品,欢迎常州的采购商到会观展采购。
常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黎光在致辞中说,中国与马来西亚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希望常州市企业能充分借助常州与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友好合作关系平台,抓住第三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的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积极引进马来西亚优质产品资源,积极开展贸易投资与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常州与马来西亚合作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来自光伏、医疗、汽配、农产品以及文旅创意产业的70多家单位百余名代表参加交流会。会上还举行了马来西亚特产品鉴、合作项目对接交流等活动。
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
我国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
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
海关总署13日公布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均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0.7%,累计进出口实现正增长;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特点:
一是外贸进出口逐季回稳,累计增速转负为正。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均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前8个月累计出口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实现正增长。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明显,外贸“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0.66万亿元,增长10.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1%,比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02万亿元,增长10%,占出口总值的55.2%;进口3.64万亿元,三是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前三季度,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韩国进出口分别为3.38万亿元、3.23万亿元、2.82万亿元、1.61万亿元、1.45万亿元,分别增长7.7%、2.9%、2%、1.4%、1.1%,其中,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6%。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75万亿元,增长1.5%。
四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92万亿元,增长2.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0.2%,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57万亿元,增长3.8%;进口6.35万亿元,增长0.1%。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5.39万亿元,下降6.4%。
五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由负转正,防疫物资出口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46万亿元,增长3.2%,增速较上半年提升5.5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的58.7%;其中,疫情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带动笔记本电脑、家电出口分别增长17.6%、17.3%。同时,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59万亿元,增长5.4%,占20.4%,其中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8287.8亿元,增长37.5%。此外,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1.8%、48.2%。
六是主要大宗商品和重点农产品进口量增加。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砂8.68亿吨,增加10.8%;进口原油4.16亿吨,增加12.7%;进口煤2.39亿吨,减少4.4%;进口天然气7373.1万吨,增加3.7%。同期,大豆、肉类进口增长较快,其中,进口大豆7452.9万吨,增加15.5%;进口猪肉328.6万吨,增加132.2%;进口牛肉157.2万吨,增加38.8%。
中柬自贸协定签署
10月12日,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柬埔寨商业大臣潘索萨分别在北京和金边代表中柬两国政府,通过视频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中柬自贸协定)。
商签中柬自贸协定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双方于2020年1月启动谈判,历经7个月3轮正式谈判,于2020年7月20日宣布完成谈判。中柬自贸协定是我国对外商签的第18个自贸协定,包括序言、16个章节和5个附件。
中柬自贸协定是一份开放水平高、覆盖领域广、实现互利共赢的协定,主要有以下“亮点”:一是创下了多个“第一”。这是我国与最不发达国家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自贸实践,也树立了规模差异巨大的国家间开展互利合作的典范。这是疫情暴发后我国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体现了我坚定推进自贸区战略、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意志。这是第一个将“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独立设章的自贸协定。显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生命力,契合了中柬全方位友好关系。二是开放水平高。中柬自贸协定货物贸易自由化和服务市场准入都达到目前我自贸协定最高缔约水平。货物方面,中方给予柬方货物贸易零关税税目比例达97.53%,柬方给予中方90%税目零关税,这是双方迄今所有自贸协定谈判中的最高水平。服务方面,双方在各自已参加的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场开放水平,在中柬自贸协定中的市场开放承诺均体现了各自给予自贸伙伴的最高水平。三是覆盖领域广,实现了互利共赢。协定包含“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投资合作、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等章节,涵盖了双边经贸、旅游、交通、农业等广泛合作领域。同时,鉴于中柬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潜力很大,且中资企业在柬有广泛投资,协定将使双方均能够从对方市场中获取更多贸易投资机会。
我国明确进博会期间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10月14日明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对进博会展期内销售的合理数量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公布了进博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展品清单,包括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仪器、仪表等。
中国海关与欧盟日韩等15个经济体签署了AEO互认安排
10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海关通过各种灵活方式,全力推进AEO(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工作。截至目前,已与欧盟、日本、韩国等15个经济体签署了互认安排,涵盖了42个国家(地区),占AEO制度国家(地区)的50%,其中包括1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AEO是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的简称,即“经认证的经营者”,由世界海关组织所倡导,通过构建海关与商界伙伴合作关系,来实现全球供应链贸易安全与便利的目标。近年来,AEO制度在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提升海关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开展AEO 互认已成为国际海关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AEO认证的企业,意味着可享受到海关信用管理所释放的红利:通关待遇得到提升,通关时间缩短,通关成本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AEO企业出口货物到AEO互认的国家(地区)时,可享受到对方海关进口通关便利。
目前,世界海关组织180个成员中64个成员已实施AEO制度,成员国间签署AEO互认协议的达31个。截至今年9月,中国海关已分别与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及欧盟等4个国家(地区)海关签署了AEO互认,对这4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已占出口总额近40%。其中,中新、中韩和内地香港的AEO互认已正式实施。
前三季度江苏省外贸实现正增长
10月15日从南京海关获悉,9月份,江苏省外贸延续了7月、8月的良好增势,进出口值继续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高位,达4098.2亿元,增长9.4%。其中,出口2468.7亿元,增长6.2%;进口1629.5亿元,增长14.6%。
受此拉动,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外贸实现由负转正,进出口值32250.4亿元,增长0.8%,较全国增幅高0.1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其中,出口19651.9亿元,下降1.8%,降幅较1-8月收窄1个百分点;进口12598.5亿元,增长5.2%,增速较1-8月提高1.3个百分点。据介绍,前三季度江苏外贸进出口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方式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江苏省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7282.7亿元,增长4.9%,占江苏省外贸总值的53.6%,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分别进出口11516.9亿元和3038.1亿元,分别下降3.6%和2.6%,降幅较1-8月分别收窄0.4个、4.4个百分点。
二是对东盟进出口保持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前三季度,江苏省对东盟进出口4481.7亿元,增长7.1%;对欧盟(不含英国)、美国、韩国、日本进出口分别下降2.7%、3.4%、0.6%和1.2%,降幅较1-8月分别收窄0.6个、2.4个、1.1个、0.7个百分点;五者合计占江苏省进出口总值的62.6%。同期,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819.1亿元,增长0.8%。
三是民营企业外贸“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江苏省外贸增长的支柱,外贸“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前三季度,江苏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1088亿元,增长12.5%,高出江苏省外贸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进出口值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至34.4%。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下降5%,降幅分别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2904.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四是“宅经济”商品、医疗物资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江苏省消费类电子产品产业链、供应链较为完整,“宅经济”商品生产优势明显,也直接体现在了出口上。前三季度,江苏省企业出口笔记本电脑1100.3亿元,增长7.1%;出口手机578.7亿元,增长10.9%;出口平板电脑258.8亿元,增长19%。同期,江苏省出口医药材及药品171亿元,增长11.9%;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155.7亿元,增长43.5%。此外,江苏省出口集成电路1434.4亿元,增长15.1%。
五是主要大宗商品和重点农产品进口量增加,支撑江苏省进口持续增长。前三季度,江苏省铁矿砂、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分别为7870万吨、571万吨,分别增加2.9%、12.5%;猪肉、牛肉进口量分别增加91.4%、15.5%,大豆进口量增加32.1%。
江苏省出台推进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20条举措
开发区是江苏发展的“主力军”,创新富民的重要载体,更是江苏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30多年里,江苏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近日,江苏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5方面20条政策措施:
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方面,提出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强化投资促进工作、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加强对外合作交流4条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对重大外资新设或增资项目给予奖励,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关税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全覆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内容。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优化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建设运营模式、促进整合优化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4条政策措施。包括分类推动开发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委会大部门制改革,提高开发区国有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益,加大放权赋能力度,深化区域评估改革等内容。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提出培育自主可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推动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园区绿色发展、提升本质安全水平7条政策措施。包括全力做好补链强链固链,优先扶持重大研发类项目,开展大数据产业园创建工作,支持建设商务创新区等内容。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方面,提出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吸引集聚高水平人才3条政策措施。包括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开发区财政自主权,加大政策性资金投放力度,加大力度引进领军人才等内容。
加强协调配合方面,提出强化统筹推进、注重考核引导2条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完善考核办法,对成绩突出的开发区予以奖励等内容。
江苏省1.9万家采购商报名第三届进博会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行。江苏交易团坚持工作常态化、招商精准化、活动品牌化,加强展前对接,促进采购成交,提高参会实效,目前我省近1.9万家采购商报名,总人数达7.3万人。
8月以来,江苏交易团重点推进精准化招商,突出重点进口企业邀请,加强条线发动,与省国资委、省卫健委、苏宁等重点分团及工信、科技、交通等部门主动对接,共同推进招商工作。我省梳理重点进口企业名单并分解到13个设区市交易分团,增强邀请精准性;分别在南京、南通举办招商路演活动,共邀请100余家省内采购商参会,扩大宣传。
进博会是江苏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平台和重要机遇。我省拟举办16场配套活动,其中2020江苏开放创新发展国际咨询会议、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合作峰会、第三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等3场配套活动由省政府主办。南京、无锡、徐州等设区市共将举办13场配套活动,积极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3000余家苏企参加第128届广交会
10月15日,第12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州举行云开幕仪式。商务部部长钟山、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出席并共同启动了第128届广交会。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经国务院批准,第128届广交会于10月15-24日在网上举办。截至目前,近2.6万家境内外企业参展,上线展品数量已超过240万件,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为提升企业和采购商参展体验与实效,本届广交会官网平台从采购商注册、产品检索、在线洽谈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使平台功能更强、服务更优、体验更好,确保供采双方“进得去、找得到、谈得起来”。官网设展商展品、供采对接、网上直播、跨境电商专区等栏目,提供全天候、无时差的服务。在全球范围开展“云推介、云邀约、云签约”,广邀国内外采购商与会,帮助外贸企业对接和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为全球商界紧密合作、共享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
据省商务厅介绍,江苏3014家企业精心筹备、蓄力待发,再战“云上广交”,相比第127届广交会,这次江苏新增参展企业176家,增长6%,组织展位5420个,占全国展位总数的9%。为放大广交会溢出效应,江苏将继续同步举办“同步广交会·环球享商机”线上国际展会,增加企业线上参展机会,提高企业曝光率,增强线上营销效果。目前,江苏3000余家企业已全部通过审核,上传展品超过16.5万件;对176家首次参展企业,前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展会期间将全程做好跟踪服务,确保企业顺利参展。此外,为强化广交会知识产权管理,省商务厅邀请省知识产权局选派专家组建广交会江苏知识产权工作组,共同打击广交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切实维护江苏参展企业合法权益。
江苏省再推55场云展会稳外贸
据省商务厅介绍,10月至12月,江苏省将再推55场“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线上展会,包含50场线上对接会、5场线上国际展会。这是继今年6月举办22场线上展会后,江苏再次组织开展系列云展活动,助力全省外贸企业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抢订单、保市场、稳经营,稳住外贸基本盘,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