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与中亚国家产能合作,我会组织中江集团、中外运长江公司和海润光伏等企业随同中国贸促会卢鹏起副会长率领的中国经贸代表团一行50人于9月21-30日成功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三国,开展多场对接活动,参观相关开发区、工业园区,出访取得丰硕成果。黄政副会长全程出席上述活动。
一、参加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合作洽谈会
9月22日,代表团一行参加了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举行的中乌投资合作论坛暨中乌企业洽谈会。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乌兹别克斯坦工商会副主席达达汉诺娃、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乌兹别克斯坦信息投资署、国家竞争委员会、建筑材料集团、石油天然气公司、电器与电子公司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乌投资环境和相关领域的投资合作项目。中工国际工程股份公司代表分享了在乌投资兴业的经验和体会,中江集团土木工程公司代表也表达了合作展望和投资意愿。中乌两国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会后,代表团前往乌兹别克吉扎克工业园、鹏盛工业园进行参观交流。吉扎克特别工业园是该国为中国企业设立的工业园,基础设施完善,税收非常优惠。工业园占地500多公顷,特区期限30年。在特区有效期内,区内投资企业将享受特别税收和海关优惠政策。包括免除利润税、法人财产税、公共设施发展税、小企业统一税、共和国道路基金强制扣款等。对进口列入乌政府批准清单且乌不生产的设备、配件和材料免除关税(海关手续费除外)。
二、参加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合作洽谈会
9月25日,代表团参加了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举行的中吉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Mr.Valerii Dil、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主席沙尔舍基耶夫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吉尔吉斯斯坦投资促进署、能源与工业部、交通与通讯部、地质与矿产资源署介绍了吉投资环境和相关领域投资合作项目。中江集团土木工程公司和海润光伏代表分别发言,推介各自企业优势和合作项目。会议期间,中国贸促会与吉尔吉斯工商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会前,代表团前往比什凯克自贸区参观考察相关企业与合作项目。比什凯克经济特区管委会与吉工商会负责人向代表团介绍了特区运行特点、企业构成、主要产品、目标市场等基本情况,重点推介了比什凯克商贸中心和伊塞克湖运动与休养综合体两大项目,详细回答了代表团有关项目规划、配套设施、投资总额、成本回收等问题。随后,代表团参观了园区内中国企业投资建立的饮料生产罐装车间,并就经济特区优惠政策、产品销售、投资利益保障等问题同投资企业进行了交流。比什凯克经济特区占地400公顷,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入驻,主要从事塑料产品、手工艺品、食品饮料、日用品、灯具、服装、鞋类、工业零部件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在吉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单独会见了卢鹏起副会长和黄政副会长等贸促系统负责人,并与代表团部分企业家进行了座谈。中江集团土木工程公司、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派思燃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思路能源投资公司和安阳圆通机械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三、参加中国-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论坛
9月28日,代表团参加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举行的中哈产能合作论坛。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萨姆鲁克-卡森纳基金副董事长叶尔得巴伊、哈萨克斯坦投资委员会代表出席论坛并致辞。
巴伊杰列克控股公司、Deloitte公司、KTZExpress公司、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通讯公司、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农业公司、哈石油与天然气研究院、SKDevelopment公司、萨姆鲁克-能源公司以及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代表进行了发言,畅谈了投资环境与合作项目,加深了彼此了解。
9月29日,代表团一行拜访了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政府及阿斯塔纳-新城特区管委会。阿斯塔纳市长Mr.Kanat Issabekov向代表团介绍了相关情况。1997年迁都以来,阿斯塔纳人口从20万激增到85万。阿斯卡纳在吸引外资面做了很多事情,近几年来,建筑业、制造业得到很大发展,服务业发展也很快。此外,特区借鉴中国特区、自贸区和开发区相关做法,向区内企业提供海关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特区成立的阿斯塔纳经济特区管委会负责政策制定和研究,并邀请国外知名公司参与经济特区战略发展规划。设立以来,特区吸引了两家公司总部以及其他创新方面的企业落户。特区总面积71公顷,1号工业园已有92家企业入驻。
四、主要收获与建议
本次出访对中亚三国投资环境与政策有了更加直接深入的了解,对帮助我省企业把握“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和沿线国家与地区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亚三国投资机遇和注意事项
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双方在经济合作上具有互补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亚国家能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1.乌兹别克斯坦
乌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连结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欧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市场潜力较大,可辐射中亚及独联体其他国家。乌油气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良好,是世界第五大棉花生产国、第二大棉花出口国。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国家发展规划正在优化经济结构,逐步加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农并重的国家转变。目前,影响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交通问题。到2015年,乌兹别克斯坦计划新修建公路里程2306公里,其中包括1410公里的四车道公路。乌国家政局稳定,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乌两国各领域往来密切,2013年,中国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对乌兹别克直接投资4417万美元,新签合同额10.48亿美元。同年,中乌两国合作建设的吉扎克工业特区。当年实现产值5600万美元。建议利用其劳动力成本低,优质棉花等原料加工成品进入欧美等国市场的行业优势,中方企业可以在特区投资建厂。
注意事项:乌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且货币汇率很不稳定,应注意把控汇率风险。乌货物清关程序比较复杂,应为清关工作预留比较多的时间。乌部分专业设计标准与中国差别较大,应做好相关预案工作。须遵循当地法律法规,最好有当地律师作为咨询,为中国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2.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偏低,在中亚五国和独联体国家中都属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吉油气资源较为匮乏,但有色金属、水电、畜牧业上有着巨大的潜力。除有色金属之外,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河流湖泊众多,风景优美,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有“东方瑞士”之称。
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西部紧密相连,是中国通往中亚的门户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的重要节点。中国是吉尔吉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与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08年之后,我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增长较快,年度投资流量接近8000万美元,但近年来受到能源与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与吉尔吉斯内需情况变化影响,出现了一些波动。2014年1-11月,吉尔吉斯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11.087亿美元,同比下降15.4%。
目前,中国在吉尔吉斯斯坦注册企业约260家,合作范围涉及贸易、工程承包、通讯服务、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农业种植、养殖、食品和农产品加工、金属冶炼、建材生产、轻工业、运输、房地产开发、建筑、餐饮、旅游、娱乐等多个领域和行业。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包括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北-南公路”修复项目与吉尔吉斯南北第二条公路项目、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达特卡-克明输变电项目与比什凯克热电站项目、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吉尔吉斯winline-CDMA项目等。
吉是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国外投资者。吉对外汇、资本输入输出无限制。法律方面日趋完善,注册企业只需2天,一般一月之内可完成全部手续。吉正在进行反腐败斗争,国际透明度排名大大提升。电力是吉优势行业,可与中国合作,资本回收很快,一般4-5年可收回成本。农产品加工在吉经济中占比较大,希望通过与中方的投资合作引进高加工水平。此外,希望中方旅游投资者积极参与到吉旅游项目投资开发中来。此访获悉吉方可能建设机场项目,建议我省中江公司可予以关注。
3.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我对外开展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哈两国领导人就产能合作达成共识,中方将以多种方式帮助哈方建设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生产以及火电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哈工业化进程。
目前,中哈产能合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去年12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时,中哈就产能合作达成一揽子协议,合作协议涉及几十项,合同金额达数百亿美元。今年3月,两国总理共同见证双方签署33份产能合作文件,项目总金额达236亿美元,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平板玻璃、炼油、水电、汽车等广泛领域的产能合作。今年5月,中国—哈萨克斯坦物流合作基地在连云港启动,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实体平台。目前,哈方正与德国在利用太阳能发电方面开展合作,建议我省海润光伏也可关注此市场。
(二)我省企业在中亚三国投资贸易情况
2015年1-8月,我省新批对外投资项目,哈萨克斯坦4个,中方协议投资4016万美元;吉尔吉斯斯坦1个,中方协议投资100万美元;乌兹别克斯坦4个,中方协议投资145万美元。
2013年10月,江苏金昇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选址,2014年10月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方签订投资协议,计划投资1亿美元在当地建设纺纱项目。该企业认为乌兹别克斯坦是棉花生产基地,当地的棉花价格比国内价格有优势,但纺织业管理落后,技术缺乏,市场开拓不够,进行海外投资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
江苏玖久丝绸集团注重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强化自身素质与技术的提升,将品牌建设始终放在显要位置,公司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和丝绵加工厂。
2013年,徐工集团前瞻性地看到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在中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在该国建立合资工厂,生产建工设备零部件。2014年5月投产,当年实现盈利。同时,徐工集团以合资公司为平台,迅速拓展当地市场,2014年出口乌国工程机械产品614台,在国内整体出口同比下降8.13%的大环境下,徐工在乌国出口销量实现逆势强势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徐工已在“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区域、西亚北非区域、欧洲区域、亚太区域共涉及65个国家布局了较完善的营销网络。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徐工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超过其他世界知名品牌。
2015年,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新设成立中天乌兹别克通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缆交接箱,网络机柜、连接器等光网络用无源通信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此次在乌兹别克斯坦新设成立公司,是企业主动融入“一路一带”发展的积极表现。至此,中天科技集团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境外4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在印度拥有自己的工厂,在巴西、乌兹别克斯坦成立了合资公司。
出访期间,黄政副会长与中亚三国相关政府、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商协会、知名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对接交流,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方式和途径。通过与乌、吉等国相关商协会交流,他们表示希望有机会到江苏来,学习江苏开发区建设经验,共谋发展。建议进一步推动我省企业互动交流,促进企业抱团“走出去”,提升境外投资的风险抵抗力和国际竞争力,共同开拓中亚市场。下一步我会继续加强与哈驻上海领馆等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共同宣传目的国投资环境,举办投资研讨会等方式,共同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